心灵绿洲
心理知识

大学生,你真的“社恐”吗?

发布时间:2024-01-04    作者:郑繁简    来源:     浏览次数:


“你总是尽可能回避和他的交谈,偏偏回家坐地铁赶上同一班,那天你绞尽脑汁和他聊了五站”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冠军王勉唱了一首《社恐之歌》,生动表现了当代青年“社恐”的日常。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检索,#社恐人有多矛盾#、#当代年轻人社恐图鉴#、#我感觉我有社交恐惧症#等话题广泛引发网友们的热议,相关延伸的话题达上百个之多,总阅读量突破亿次。

“社恐”一词的本意,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核心症状表现为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与人对视,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甚至觉得无地自容。然而平时我们挂在嘴边提到的“社恐”,往往脱离了疾病的概念,更多时候像是一种观念、一种自嘲,泛指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擅长与人交流的一种状态。恐惧社交也越来越成为困扰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阻碍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如何看待大学生“社恐”现状

戴好口罩,拿起手机,耳机声音调到耳朵能接受的最大音量,这是许多大学生最喜欢的出门装备。随着“社交心理课”“一人食”等新消费选择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社恐”作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自我标签,也逐渐浮现于大众视野。据《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在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名大学生中,80.22%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者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在医学上被确诊为社交恐惧症;只有12.24%受访者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

针对所谓“社恐”现象,通过查阅互联网论坛话题,走访调查长沙市某高校学生,结合相关调查情况后发现,不同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社恐”状态,有不同观点。

观点一:“社恐”使人宁静,远离熙熙攘攘的人群,是探究独处之道的修行。隐居求志、避世绝俗是自古就有的情感追求,与世人隔断往来也常是禅者自修的约束之法,而在多元思维自由碰撞的当今时代,“无效社交”则作为新的名词活跃在大众视野,引得许多年轻人敬而远之。“社恐”背后,是抽离于攘来熙往、沉醉于自我独处的精神满足,以及远离浮躁嘈杂、固守个人世界的淡泊之心。许多网友也表示不曾因“社恐”而困扰,反而“不与人交谈,却能与自己更好地对话。”

观点二:“社恐”使人痛苦,心向往之却欲言又止,是拓展人际交往的桎梏。受访的某2022级大学新生曾表示,“社恐现象现在看来是挺常见的,因为社交与社交压力是如影随形的,一个人要与外界接受交际,就必然会受到他人的评价和关注,接收到来源于此的心理负担。” 而当代大学生宣之于口的“社恐”,实质上就是社交压力的一种显性表征,不敢开口、不愿招手等抗拒社交的表现则是无法面对压力的逃避行为。然而,逃避社交无疑会导致正常社交关系网的残缺,从而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纵然拥有交际的意愿,却缺乏社交的勇气,使人如深陷泥淖、无以自拔。

观点三:“社恐”使人孤独,孤单失群则倾诉无门,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的寂寥。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到“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显而易见,古今中外,人际关系都被赋予极高的价值意义。“社恐”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弱化,势必带来深刻的寂寞体验,而随着“心灵树洞”“心情邮箱”等热门IP的火速兴起,群体孤独的命题也逐渐袒露在公众眼前。受访的某2020级学生正是因此有感:“难为心事惆怅,不知向谁说。” 孤独无疑加剧了自负“社恐”之名者的情感缺失。

二、大学生为什么会“社恐”

(一)社会维度:多元的文化氛围和复杂的交际成本,导致大学生社会交往压力增大

大学生正处于效仿社会上现有的行事规则的时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自身情况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容易受到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看到每个年代的青年学生精神风貌不尽相同的原因。

实所共见,当代社会的包容性与接纳度较以往有显著提升,各式各样的社交圈与社交方式不断涌出。当许多不同的社交渠道选择摆在自己眼前时,作为大学生,毫无意外更倾向于选择其中最感兴趣、最舒适的部分,而对其他内容表现出忽视甚至排斥。五花八门的选择为大学生的社交压力带来了“逃生之门”,也使得对于正常交际行为的逃避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同时,社交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情绪成本和物质成本。而部分大学生由于课业繁重、经济尚未独立,明显无法形成有效社交。这时“社恐”这个标签就成了很好的挡箭牌,将那些被自定义为“无用”且“浪费时间”的活动抵挡在心门之外。

(二)成长维度:亲情陪伴缺位或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大学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很多大学生的“社恐”,表现为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会拒绝别人,不敢麻烦别人,不愿意争取自己的利益;或者主观上赋予了社交活动以任务:展现完美的自我,不能出现失误。一定程度上,这种性格和习惯性思维的形成和其家庭教育有关,童年时期缺少亲情陪伴,就意味着缺少父母足够的理解和包容,成年后,这些同学或许会特别努力地证明自己,想要把很多事情做得出色,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喜爱。在与人交往时会委曲求全,过分在意别人的情绪变化,以期得到别人的爱和认同。长此以往,他们始终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从而感到压抑束缚、疲惫困惑,想要逃离。还有一类“社恐”,他们会过度放大自己的缺点,下意识自己贬低自己,长期主动的自我怀疑导致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封闭在熟悉的环境中。

同时,这一代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家庭子女较少,也是一部分“社恐”同学孤独性格的成因——更关注自我、难以融入群体环境。换句话说,一些习惯了核心家庭生活的同学,相对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不大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城市社区多以高楼形式出现,同辈之间、邻里之间的社交频率从年幼时起就少于上一代。

(三)个体维度:心理素质薄弱,导致大学生过于在意外界评价

很多外界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社恐”,但这并不意味着“社恐”性格的形成完全由外界环境所造成,很大程度上其自身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渴望被他人尊重且平等看待,但如今很多年轻人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心理上仍带有一定的幼稚、冲动的特征,这完全符合个体发育的特点。当得不到来自外界的正反馈时,大学生就会降低对人际交往的期待值,进而减少刻意的交流。即使到了需要去主动交流的时候,很多学生也会因为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而选择逃避。

(四)教育维度:社会交往教育引导不力,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当年轻人把注意力投注于互联网时,现代社会游戏和各种APP的电子化、商业化也进一步将年轻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带向了虚拟世界,进而远离线下的现实社交。网络中的虚拟社区往往依赖于某一话题作为社交需要来吸引用户,如网络游戏,那么社交话题将都以网络游戏为主。社交话题的质量降低,会使得参与人员的社交方式和内容更加匮乏。

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引导和教育不够重视,学习到的人际交往技巧不足,也会导致人际交往的能力缺失。这种教育内容的缺失,造成一些学生认为只有考分高、拿证多才能增加竞争砝码,甚至认为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会影响学业,这样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想也不知道如何去发展。

(五)信息维度:互联网时代社交方式变化,导致大学生现实交往动力不足

这一代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兴起,社交媒体软件普及。越来越多伴随着新技术成长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社恐”,他们喜欢独居独处,倾向于让自己现实的物理空间带有封闭性,从而不受周遭外界的打扰。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他们依靠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来建构和完成自己的社交系统。

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在对象、形式和内容上,都一定程度有别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社会交往。线上聊天不一定会涉及现实问题,多以虚拟世界中的内容为主,并且可以方便地通过丰富的表情包、颜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让大学生缺少了很多交际行为和社交机会。举个例子,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假如你生病在宿舍,需要朋友帮你带午餐,首先你得打电话同他解释一番你的情况;当饭菜送到你手中时,你要对他表示感谢,想着自己下次也会给他带一份饭。但是现在,互联网中有各种外卖平台专送服务,动动手指30分钟即刻享受美味上门。因此,大学生缺少实践社交技能的机会,从而缺少需求和动力去学习同身边的人社交的方式和技巧。

三、如何正确对待“社恐”

(一)重视自己,直面内心的冲突

“社恐”者无时无刻不在思想斗争——想与人交往,却害怕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不佳;想交流表达,却又担忧自己的发言不得人心……当我们长时间聚焦于这些问题,难免会将过多的目光放在他人的看法与态度上,却忽略了自我,造成了社交过程中无形的心理枷锁。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对各类问题、现象的看法与思考既非一成不变,更不是非此即彼。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要奢望每个人都喜欢自己,自我思想出现矛盾斗争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恐惧社交更无可厚非,只有端正态度,正视内心纠结和矛盾,才能从内心斗争中发掘自我的需求与渴望,不回避交流,不漠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二)悦纳自己,接受能力的短板

在直面“社恐”的短板时,不必强迫自己成为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热情开朗的人,更不必迫切地转变为聚光灯下耀眼的演讲者,接纳当下的自己,是打败“社恐”的一大法门。

允许当下的自己敏感多思,相信心思细腻者更善于观察生活;允许当下的自己不善言谈,相信沉默寡言者更易于倾听他人;允许当下的自己畏葸不前,相信临时的休憩是为了更好地启程……在被“社恐”困扰的同时,不妨允许自己处于“社恐”的状态,做真实的自己,带有松弛感的真诚表达,接受自己每一个真实的状态,自然而然地与别人交流。接纳不足,悦纳自己,待到与自己握手言和的时候,“社恐”或已烟消云散。

(三)暗示自己,克服交流的恐慌

“社恐”者常面临网络上侃侃而谈、现实中无话可说的尴尬,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总让其无所适从。“我该说点什么才能不尴尬呢?”“我这样说会不会让别人觉得唐突啊?”“怎么办怎么办!我不知道说什么了”……紧张焦虑的心理常霸占其内心全部的间隙。不妨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尴尬又有什么大不了呢?话语唐突又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更何况很多时候,其实没有那么多双眼睛去关注我们,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人会去琢磨我们的话语。

勇敢的去尝试吧!在沟通与交流时,尝试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尽管开口交流,有任何的想法尽管去表达。想法只有说出来才会被听到,意见只有表达出来才会被重视,克服交流的恐慌,不妨去社交吧,就如同不在意别人的反馈一样,势必能发现生活中一片崭新的天空。

(四)激励自己,关注自我的成就

社恐并不尽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源于自我内心深处的不自信。每当一些事情做得不够好时,内心深处的自我谴责便会吞噬自信心,由此形成的自卑感就像牢笼一样束缚着步履前行。自卑感既是社恐的源头之一,同时也是克服社恐的关键。

当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时,当受到批评或否定时,当事情被处理得非常糟糕时……无论何种情状,都不必急于谴责自我,更无须因一两件事便否定自我。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默默加油打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一步一步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每当我们进步一点点,我们就可以在心底默默表扬自己。久而久之,累积下来,我们的自信心就会提升,不再陷于自我否定的泥淖。

(五)善待自己,不囿于生活的模板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耳边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去做,告诉我们该成为怎么样的人,该做怎么样的选择。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获得认可,但真实的价值感并不能通过别人认可而真正获得,在他人的评价标准中得到满足,终将会因为不同评价而产生自我否定。生活不是照猫画虎,没有人可以给生活赋予完美的定义,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幸福不是活在别人的嘴里,而是实实在在活在自己脚下的每一步。我们要学会爱自己,对与错,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之间也从来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不必忙着做出改变,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活出那个真的我。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被固定的程序和格式确定,能定义人生的只有你自己。




下一篇:瓦伦达心态
Baidu
map